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關閉

    從我到我們:在互動中成長的領導力

    新聞

    2023 年 10 月 12 日

    01 : 09

    如果讓你選擇一張最能代表領導力的圖,

    你會選擇疊成金字塔形狀的積木?

    唐僧師徒四人的合照?

    還是葛飾北齋的名畫《神奈川衝浪裡》?

    在九月中旬舉行的「耀中耀華高年級學生領導工作坊」中,指導老師劉一和Steve Hackman 展示了包含上述三張圖在內的六張照片,請80名參與者們做出 選擇。 一位來自上海耀中的同學選擇了唐僧師徒四人的圖片,理由是它表現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另一位同學選擇了同一張圖,不過她的理由稍有不同,她看到的是唐僧作為領導者所體現的凝聚力。

     

    這問題並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耀中耀華教牧關懷主管劉一老師介紹道,除了幫助參與者更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本次工作坊也將讓他們接觸到自己以外更多樣化的視角。

    80名參加者中,有來自7所耀中耀華學校的66名學生及14位老師。 在9月15至16日兩天的時間裡,他們相聚在浙江桐鄉耀華,將自己的經驗與見解帶入跨校間關於領導力的討論與學習。 而在提升參與者領導能力之外,這場工作坊也見證了師生在友好互動中相互啟發的過程。

     

    從我到我們

    工作坊的第一個練習是探索個人核心價值。 參與者需要從多達99個價值詞彙中選出自己視為信條的一個,並思考所選價值如何體現在自己日常的領袖實踐中。

     

    來自臨港耀華的Johnny同學選擇的核心價值是「包容」。 今年七月,Johnny當選2023-2024學年學校副級長。 為什麼是「包容」? 這與他就讀耀華前的經歷有關。

     

    那時他也是學生領袖,在與學校老師溝通的過程中他發現,雖然老師們都贊同學生領導團體提出的建議,並承諾會採取行動,但結果往往都不了了之。

     

    Johnny在工作坊中發言

    「我希望能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希望成為學生和學校之間的橋樑,讓更多人的聲音被聽到,」 Johnny解釋說。 為了將自己的理想變為現實,他與一群志向相同的同學創辦了學校新媒體社團,以學生視角來報道學校的新聞和事件,表達自己獨特的觀點。


    或許正是因為帶著對每一種聲音的尊重,在工作坊的討論中,他都會對發言一方投去認真傾聽的目光,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工作坊上,指導老師向同學解釋傾聽的重要性

     

    北京耀中的Aicheng同學跟Johnny在工作坊第一天被分在了同一組。 Aicheng從小在日本長大,四年前才跟著父母回國。 由於父親的工作內容涉及與不同地區政府組織的溝通,她從小耳濡目染,對跨文化交流抱持濃厚的興趣,未來也希望從事政府事務相關的工作。


    在99個價值詞彙裡,Aicheng選擇了「信任」。 這個想法是受日本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啟發。 松下幸之助被稱為“經營之神”,他在經營理念中十分強調信任的重要性。

     

     

    Aicheng參與小組討論

    身為學生領袖,Aicheng曾在組織校內活動的過程中因為擔心對方不能勝任,猶豫是否應該將工作分配給比自己低年級的同學。 在對方順利完成任務時,Aicheng意識到信任是如此重要,“在期待自己能得到機會的同時,我們也要期待他人擁有平等的機會。我相信了他,我們的團隊項目因而能順利推進。”

     

    篩選出自己的核心價值之後,參與者們要透過搭樂高的方式讓自己的核心價值“可視化”,向同組同學和老師們進行解說。 此外,他們還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如何與耀中耀華致力培養的學生核心品格,即12德目建立連結。

     

     

     

    從我到我們,關於價值觀的討論像一圈圈漣漪,由個別學生不斷向外擴散,相互碰撞,相互啟發。

     

    「同學們有機會與來自多所耀中耀華學校,且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們一起探討身份認同、核心價值、系統思考、衝突解決等深層問題,其影響是無法估量的。我相信多年以後 ,他們仍將記得這段經歷,」 品格與社區發展部主管、工作坊指導老師Hackman老師說。


     

    工作坊首日結束後,學生和老師們以一個字或詞組總結他們的當日感悟。 傾聽、友誼、合作、溝通成為高頻詞

     

    從觀念到行動

    關於核心價值的探討讓同學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更熟悉一起參加工作坊的夥伴。 劉一老師與Hackman老師的下一步,則是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同學們系統思考、衝突解決及製定行動方案的能力,將觀念轉化為富有同情心的領導力行動。

     

    '

     

    他們引入推論階梯、冰山模型等系統思考工具,指導同學透過現像看到問題的本質,檢視自己思考過程有偏頗、不可靠的部分。

     

    例如在探討個人解決衝突的風格時,劉一老師問了一個問題,「週六晚上你本來要外出和朋友們玩,但是你母親突然叫你打掃房間,你會怎麼做?」有的同學選擇 順應,即放棄外出,打掃房間。 有的同學選擇妥協,即跟母親商量,這次自己先出門,當下次母親想出門時,自己願意留在家裡打掃衛生,當做一次「押金」。 聽到這一回答時,劉一老師問道,“你提供的'押金'是否是對方所想要的呢?”他引用推論階梯理論,提醒同學需要在做出決定之前“走下階梯”, 充分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

    工作坊的最後一環節,各校同學及帶領教師圍坐在一起,藉由系統思考工具找出校區正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 他們或站著,或坐著,或大聲發表意見,或仔細將隊員的意見記錄下來。 討論間,北京耀中的群體突然傳來一陣掌聲,其它學校紛紛效仿,也鼓起掌為自己加油。

     

    在分享自己參加本次工作坊的感受時,北京耀中的Carlton特別提起那一刻,「當北京耀中開始鼓掌時,其它學校的同學們也都開始鼓掌。那時我意識到我們真的是 來自同一個機構,雖然我們都面臨各自的挑戰,但都是學生領袖大團體的一份子。”

     

    重慶耀中的帶領老師Prachi Gupta老師發現,各校所面臨的挑戰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有些學生在小組內缺乏交流,例如來自父母的學習壓力導致學生無暇顧及自己的心理健康。 「或許以後我們可以集思廣益,交流各校區學生領袖的經驗,分享彼此的行動方案,」她說。

    「教學相長」是煙台耀華張璇老師參加本次工作坊的最深感受。

     

    “每位學生有機會傾聽不同校區的學生的聲音,他們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困惑,也一起構建自己領導力的藍圖。在短短2天的時間裡,他們收穫了自信,找到了共鳴,” 她說。 “我從學生那裡學到了很多,他們的自信、天真、好奇、求知等無時無刻不在打動我。”

     

    各校區學生間的真誠聯結,老師們的熱忱參與,這些都給劉一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

     

    工作坊結束的那個下午,各校區的同學和老師們依依不捨地道別,他們相約要在下一次跨校活動中再見。 身為東道主學校的學生,桐鄉耀華的Inaya堅持在會場待到最後,她親切地跟其他人擁抱告別。 對這名在英國出生,曾在卡達、法國居住的女孩來說,「溝通」是自己克服諸多文化衝擊的關鍵,也是自己最核心的價值。 兩天時間裡,「溝通」也為她帶來了許多新的朋友。

     

    「學生抵達當天,我無意中聽到耀華臨港的同學們和耀中北京的同學們互相介紹自己,說很高興認識對方。那一刻我就想'這次工作坊一定會很不錯', 」 Hackman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