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校友之聲
校友之聲
2021 年 03 月 24 日
12 : 34
——香港耀中校友Alpha Lee寄語學弟學妹
▲Alpha Lee的科學探索之路
去年3月,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加速蔓延。 劍橋大學物理系溫頓研究員Alpha Lee正在美國家中網路辦公,突然刷到一條推特:英國"鑽石光源"(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科研團隊已經篩選出一個化學分子片段,它能和冠狀病毒的一種主要蛋白酶有效結合,是最有希望開發抗病毒藥物的蛋白質靶點之一。
Alpha意識到:雖然身處家中,無數科研專案被擱置,但全球仍有成千上萬的化學家,還在為研發新冠藥物而努力。 而他所能貢獻的,就是以低成本盡可能加速這一進程——幾個月前,他剛剛在美國創辦了PostEra公司,並出任首席科學官,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繪製化學合成路線,加快生物製藥。
▲Alpha(右一)與PostEra創始團隊在一起
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最優越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最強的有機化學物合成實驗室...... 在Alpha看來,Moonshot之所以能凝聚如此多全球最優質的資源和智慧,就在於「完全的數據開放和無專利或智慧財產權限制」的公益性質。
"科學家都崇尚人文精神,能夠發揮所長説明到越多人越好,尤其在這個全球危難關頭,大家都願意分享數據,以及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如果要追問這份科學的驅動力和責任感的由來,Alpha會毫不猶豫地提起自己的母校,"我從小學一年級到中學畢業,都是在香港耀中度過的。 可以說,科學和人文精神的薰陶,都是耀中為我打下的基礎! 「Alpha笑說」。
在帶領Moonshot專案的過程中,Alpha的思緒不時飄回2003年的「SARS時期」,身在香港,每天聽著耀中老師「勤洗手」的叮嚀,不知可以對此多做些什麼。
▲Alpha在香港耀中畢業禮上與校監陳保瓊博士的合影
轉折點出現在六年級,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被引入課堂。 班主任Paul Humphrey老師佈置一個研究課題,讓學生回家自行查閱資料,再將發現和心得帶回課堂分享。 這種問題導向的探究性學習方法,一下點燃了Alpha的學習熱情。 Humphrey老師總是告訴學生,做任何研究都不是為了一個number(成績),或者打敗哪個人,而是今天的自己打敗昨天的自己,不斷挑戰和進步。
進入中學,Alpha的「火花」落在化學學科上。 幸運的是,他又遇到另一位良師益友——退休教授Bo-Long Poh博士,教授他IB和ALevel化學。 那時的Alpha沉醉於化學的奧秘,時常抓住午飯時間不斷請教,其中不乏大學學習的內容,甚至包括老師的研究領域超分子化學合成。
"很多問題看似平凡,越深入發現越難,不怕回答不了,重要的是保持發問的熱情。 "Alpha回憶,Bo-Long老師從不急於給出簡單的答案,耐心地鼓勵他追根問底,理解事物究竟為什麼會如此發生,當他自己不確定時,還會回家查閱資料研究,"他啟發我如何做學者,我現在也會這樣去帶我的學生。 "
從Bo-Long老師身上,Alpha不僅看到真正的科學精神,也就是對真理的熱忱,同時還有品格教育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像這樣奉獻個人時間回應學生的需要,"在耀中的教育中,科學、人文、品格教育從來都是不分家的。 "
對於化學的熱愛,最初緣起於對火焰、泡沫等化學現象的好奇,後來Alpha則越來越意識到:從生物醫藥到塑膠材料,生活中的許多部分都關乎化學反應的控制。 "希望能借助化學説明到很多人",這個志願將他引向了物理和數學理論工具。
此後,他相繼以哈佛大學富布賴特學者和喬治F.開利研究員的身份,完成博士學位課程後工作。 2017年起,他開始在劍橋大學帶領自己的研究組,開展藥物化學、材料物理和機器學習的交叉領域工作。
最令他遺憾的,莫過於"后SARS時期「商業製藥的困境。 危機一旦平息,缺乏市場激勵的前景,藥物開發就會停滯——2003、2004年國際學術期刊中發表了多個SARS病毒藥物和化合物的論文,Moonshot專案對它們進行重新合成測試,發現對抗擊COVID-19同樣有效。
▲展示全球各地機構、組織和高校對Moonshot專案貢獻的地圖
"如果當時的學者或藥廠能堅持繼續研發下去,就不會有新冠疫情,也不會有幾百萬人喪生。 2010年的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CoV)也是重蹈覆轍。 我們的團隊覺得,如果再損失這次機會,就真的不行了。"
Alpha希望,"開放科學"範式的轉變,能夠使得社會對健康的投資與商業利益脫鉤,幫助創造更多新的抗病毒藥物和抗生素。 目前,要控制新冠病毒流行,疫苗、藥物、公共衛生三管齊下,缺一不可。 病毒和製藥是一場無止境的鬥爭,需要新藥的不斷進步。
我們相信耀中耀華校友這種終身探究的精神會在不久的將來為人類健康福祉帶來突破性進展。
*想知道更多Alpha的故事,歡迎點擊以下連結收聽Alpha在英文播客節目中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