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News
News
28 May, 2024
09 : 24
(Article in Chinese only)
本書把耀中陳保琼幼教理論與實踐的核心價值歸納為十二項信條,這些信條貫穿於學校日常實踐之中,其中包括學校行政、課程設計、教師培訓、學習氛圍、家校關係。這個教學法是一個示範,展示了如何在非西方教育環境中調整和應用源自西方的幼兒教育理念,從而使本地價值觀和外來理念之間和諧共生,即融合儒家學說與西方進步主義教育(尤其是約翰·杜威的教育思想)的理念。本書認為,孔子和杜威雖然處於不同時代與文化,但都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通過道德教育、自我修養和社會化來培養可稱之為全人的年輕一代。對於杜威而言,社會化是在有民主氛圍的教育場景中進行,教師珍視幼兒的想法,讓幼兒自由探索。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仁愛、人倫,以促進和諧的關係,但其「修齊治平」的「內聖外王」進路,提倡人的「內在超越」,則超越了社會化的範疇,以期達致更高的目標。本教育網絡重視的中國傳統幼教——蒙學——體現了儒家這些內涵,這些內涵則成為達致蒙學主要目標——教導幼兒「做人」——的基礎。「做人」即耀中耀華學校「品德第一」的理念,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做人」(learning to be)列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首,具一致性。以儒家思想為本的蒙學與進步主義教育還有其他可以類比的地方,如有關學習動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們樂於學習跟對學習的對象感興趣有很大關係,孔子的「樂而學」主張與進步主義教育的配合幼兒天生的探索傾向(興趣)而進行學習的觀點,有吻合之處。
近代以來在西方文化強勢主導下,進步主義教育在全球傳播,同時在不同地區適應所處的環境和條件而不斷演化,並融入了當地文化和傳統,形成包括耀中在內的有着特色各異的教學法。現代以前,中國的蒙學書籍,如《千字文》與《三字經》,在鄰近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也成為風行的啟蒙教材,東亞甚而形成了「童蒙讀物子文化圈」。耀中初期校訓「勤、儉、謙、信」倡導的品德乃蒙學所倡導的中國人行為處世的準則。隨着國際情勢的演變,以及認為東西文化可以並且應該互相補充、借鑒的認知的增加,有着東方特色的蒙學值得重視,並作現代詮釋加以發展。香港耀中幼教學院於2022年在其下成立中華蒙學苑,而學院亦在其學位課程中加入蒙學;兩個舉措旨在於新的國情與全球新時代下推進蒙學,以栽培擁有深厚中華文化素養的人才。
耀中陳保琼幼教理論與實踐的終極目標是,將孩子培養成為跨文化實踐者、具全球與現代意識、有服務精神與能為更美好的世界而行動的領袖。在這種教學法引導下,學生獲得有效貢獻社會的知識、技能、概念、特質和機會,並以積極、開放和博學求真的態度,探討本地和全球議題,致力促進人類的平等共融以及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脫鈎斷鏈」叫囂、本土主義與仇外情緒日益高漲的時期,有抱負、能力,願意為人類社會和共同利益而努力的年輕一代更是彌足珍貴。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支持幼兒成長為這樣的全球公民,這也是人類的共同命運向教育工作者作出的呼喚。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通過在香港和內地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在內的10個城市,以至美、英兩國,開辦的30多所耀中耀華學校,以及香港耀中幼教學院,積極推動幼教與國際教育的發展。陳保琼博士與網絡的同仁亦通過參與太平洋區幼兒教育研究學會等專業組織,以及出席相關的地區與國際會議等,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的幼兒和幼兒教育發聲,及推進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得到地區與國際間較多的關注。本書建議進步主義教育領域的學者和擁有其他背景的進步主義教育工作者,與耀中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通過交流或許能發現在這種多語言、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實施進步主義教育的價值。我們認為在交流時亦應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在多元文化與多語言的學習環境中可以作出的貢獻。本書中文版的出版目的是,除方便使用中文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幼教的,了解耀中陳保琼幼教理論與實踐,以作參照,更希望借此促進同行、有志於幼教者間的切磋,一起探索及推動一個更好的幼兒教育未來。
葉國華教授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主席
(文章亦於 2024年05月28日 18:02 刊登於 香港中華書局 微信公眾號 - https://mp.weixin.qq.com/s/BV2P6zNb3o3suCgysvOQfQ)
耀中幼教教學法
以生成課程、幼兒主導的探究和多語言為中心